学习成长乐园¶
注解
这里是Youle的学习成长乐园,欢迎交流与指教。
目录:¶
按主题阅读¶
ORID记录¶
20181219_001_note¶
Objective¶
关于今天的课程, 你记得什么? 完成了什么?
Reflective¶
你要如何形容今天的情绪 今天的高峰是什么? 今天的低点是什么?
Interpretive¶
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? 今天一个重要的领悟是什么?
Decisional¶
我们会如何用一句话形容今天的工作 有哪些工作需要明天继续努力?
我遇到了什么问题 我想要怎么解决 我希望别人怎么帮我 如果别人现在无法帮助我的话,我的解决方案 这个问题卡住的话,会让我接下来无法继续下去吗?
20181225信息分析二期卡片1¶
课程中的高阶模型:¶
全局认识¶
交叉验证模型¶
实践策略201a¶
从现实问题到学科信息,找到问题背后的学科¶
利用搜索引擎检索可能学科¶
浏览前言后记,标注、摘取和学科相关重要的信息点,并分类整理¶
批量下载 1000 篇论文 利用知网查询中文核心期刊¶
抽样阅读法¶
结构阅读法¶
利用维基百科初步了解¶
利用图片/视频加深理解¶
利用专用软件加深理解¶
清单工具推荐
有许多工具都方便编制清单。比如
- 使用 GitHub 的
- [] 行动点一
会渲染成代办事项的样式,结合 Issue 可以管理清单 - 在 Zotero 中为自己生成
本月行动卡
动态文件夹 - 使用备忘录、提醒事项等
- 表格
- 使用 Workflowy
- 编制清单的注意事项
编制清单的注意事项:
- 结构:不超过 4 * 5,20 条。超过后难以记忆。
- 举自己的例子:按照记忆的生成效应理论。编制的时候建议用自己的案例,印象深刻,如果实在要用别人的案例也需要加上自己的思考
- 清单要具体:比如「减少使用『的』的比例」,可执行,有可以衡量的第三方指标。避免列得宽泛,比如「我要写一个好修辞」,这样的不能成一个最小知识点,很难操作,最终依然记不住,用不上。
- 要列难的知识点:清单避免列自己很容易改正的毛病,要列出自己很难改正的毛病,这样练习才有价值。大脑有个坏规律,喜欢挑自己胜任的、熟悉的、更易掌握的东西练习,对于难的,反而高估自己胜任它的能力。
提醒大家区分「类别」和「标签(主题)」。你理解的关键词和学术界使用关键词可能不同,学术界的定义会细化、或者抽象化,你凭直觉兴许跑偏。所以我们建议从「类别」入手,你要对学科类别建立全局认识,而非挑字体、决策、理性思维,这些过细的标签,它们往往是一个大类别下的小话题。
对于从未接触过的新的学科领域也不要凭空去猜,借助学科分类表去查找即可。
20181225 PYTHON 好吃的甜品¶
from sys import exit #为了使用exit()函数先引入
广东=['榴莲酥','双皮奶','马拉糕','杨枝甘露']
四川=['红糖糍粑','冰粉','米花糖','蛋烘糕']
江南=['青团','桂花糕','酒酿圆子','糖芋苗']
foodlist=[广东,四川,江南]
for i in foodlist: #把列表list一一遍历
for l in i: #继续遍历这三个列表
print(l) #打印出甜品名
q = input('是你想吃的吗') #询问夫人的意见
if q == '是': #如果是夫人爱吃的
print('好哒,我明儿就去找人买') #回答夫人,同时这代表夫人消气
exit() #exit()函数可以退出整个程序。如果 夫人不爱吃,继续循环。
print('这里没有夫人爱吃的,我再去找别的甜食') #问完了列表夫人都不理你的话,你再找找吧。
#我们网站的解析器出于种种原因用了ipython而不是python,在python上用exit()是不需要做种引入的操作(第1行代码)的,
#而ipython上需要。看不懂没关系,总之如果在学习网页想要使用exit() 函数的话,需要在最开头打from sys import exit这样一段代码。
榴莲酥
是你想吃的吗是
好哒,我明儿就去找人买